更好的世界 电影

方形

更好的世界 电影

免费看剧
导演:
鲁本·奥斯特伦德
演员:
克拉斯·邦,伊丽莎白·莫斯,多米尼克·韦斯特,泰瑞·诺塔里,克里斯托弗·莱索,玛丽娜·希彭蔻

更新:2024-05-09 11:14

首映:2017-05-20(戛纳电影节) / 2017-08-25(瑞典)

年代:2017

时长:151分钟

语言:英语,瑞典语,丹麦语

评分:7.7

观看数:79607

热播指数:278

来源网:樱花动漫入口

泰瑞·诺塔里出演,方形内外的策展人

一男一女在房间内准备翻云覆雨,现代服饰包裹下的躯体释放出原始的动物本能,而女人豢养的一只黑猩猩走进客厅,它拿起纸笔开始作画,把人类文明进化出的技能模仿得像模像样。这一刻,人类与猩猩模糊了界限,互相映照难分彼此。
这是金棕榈获奖影片《方形》里的一个情节。这部片子通篇都是高逼格隐喻加讽刺,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解读,从个人视角来说,更多感受到的,是现代社会文明信条与野蛮人性的冲突较量。
故事背景发生在瑞典,主人公克里斯蒂安是一家艺术馆的策展人,他正在为一件最新展品做推广

话说在欧洲难民问题纷纷扰扰的当口,《方形》获得了第70届戛纳的金棕榈奖,还真是饶有趣味。
其中,那个方形,不啻为理想国的隐喻和代名词,每当念起“方形”的解释词,就如同“圣经”般的神圣,让众人屏息。
但丰满的理想,不仅遇上了生活的骨感,也被环伺的暴力所觊觎。
比如那只人形的大猩猩,不仅在银幕上嘶嘶作响地环伺,甚至跳上了宴会厅的餐桌,
直至开始实施暴力,并终于引发了一屋子绅士身上的原始荷尔蒙。
至于中产代表克里斯蒂安,从始至终,就是个背锅侠。

我想把对这部影片的溢美之词停留在它本身的“话题效应”上。和2017年拍出来的许多其他电影相比,《The Square》的立意和表达的观点,毫无疑问会成为人们一时间在社交空间里乐于探讨的话题。不仅是茶余饭后,可以想见在更严肃的场合比如课前演讲,大学教室,或者就在博物馆本身,《The Square》中的一些片段都可以轻易被拎出来拿作对当代艺术和当今社会进行反思的文本。鲁本·奥斯特伦德借此片一举摘得金棕榈,想必也是对影片这一“社会”作用的大胆肯定。另外同样值得稍加玩味的

距离上一次正经八百写影评已经好几年了,上周有幸参加平遥的首届国际电影节,八天里每天超过10个钟头坐在国际放映标准的影院里看4K乃至巨幕上的非商业片儿,彻底激起了我早已麻木的观影体验——要知道,自从若干次出现2D票必须换3D场的坑爹经历,我已经很久不进电影院。
这篇儿不是单纯的影评,出于喜爱,我想捋一下电影《魔方》中的三个艺术展和电影叙事的关系,毕竟,作为一个艺评人,总得有点儿专业态度。
【电影里的三个当代艺术展】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就是博物馆里的采访。

私认为,艺术的灵魂是共鸣,无论每个个体得到的共鸣是不是跟创作者是相符的,只要在一件作品里得到了某种回应,那它于你就是艺术。
在这群亚裔离开后,这位prejudge的职员还无语地摇了摇头。片中多次出现了“偏见”的主题,这是一个, 还有Christian对小男孩及他周边群体的偏见。
这一段很有趣的是发生在前面对“亚裔不看艺术展”的偏见之后不久,一些“艺术爱好者”在Christian讲话的时候还对“方块里要表现的关怀之光”鼓掌认同,却在半分钟后瞬间遗忘所有基本礼仪在厨师讲话时窸窣起身离场

不论“文明”怎样地教化,作为一个集体的人类,到头来也避免不了被兽性的权重禁锢自封。
毋庸置疑,我们的祖先是野兽,而且被生存的压力深深的烙上了自保的兽性。
起初用来自保的工具是獠牙与体魄,谁能活下来基本取决于命运;后来出现了权利与金钱,让一部分率先拥有这2种工具的个体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再后来科技带来的廉价生产力成了新的自保工具,让更多的个体得以低成本解决温饱;现在“文明”的兴盛好像让形势一下子光明了起来,我们中的佼佼者果断的抛弃了前面那些野蛮粗糙的自保工具

泰瑞·诺塔里出演,方形内外的策展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aizhaolin.cn/news/21501.html

线路F1

作品推荐

更多
2009中国大陆纪录片
2010中国大陆剧情片
7.12012中国大陆爱情片